行业应用

Application

“8·20”重庆森林山火救援实战案例

2022

08

20

2022年8月以来,受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影响,重庆市有28个区县最高气温突破40℃。

  一、基本情况

  2022年8月以来,受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影响,重庆市有28个区县最高气温突破40℃。连日的高温、干旱造成山火频发。常规的火灾扑救必须靠救援人员进入火场进行火情处置。由于气流、风速等变化经常发生飞火、跳火等情况。加上地形复杂救援人员或传统救援设备无法企及等客观因素,造成了无法及时扑灭新火点,火情失控,快速蔓延的情况,对扑救行动构成了巨大挑战。

 

森林山火

 

(图 重庆山火高温区域图)

 

森林山火

 

(图 重庆森林火灾燃烧火线)

  二、救援行动

  重庆中岳航空救援队在璧山区、巴南区,南川区、北碚区,区委、区政府、消防总队的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也投入到扑灭山火的一线战斗中。从8月11日重庆市北碚区歇马尖顶坡森林火灾开始,至8月27日重庆市璧山区河边镇龙门溪止,连续十多天一直奋战在山火最前线。

  (一)稳定性地表火救援作业

  对于稳定型地表火,先期出动侦察无人机侦察火线寻找火头。火头确定以后出动ZY-XF50重载灭火救援无人机,挂载抛投式干粉灭火弹对火头进行精准封锁,控制火势。火头控制后继续抛投灭火弹控制侧翼火线,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森林山火

 

(图:无人机抛投干粉弹封锁火头压明火)

 

森林山火

 

(图:无人机挂载抛投式干粉灭火弹飞抵火点上空)

 

森林山火

 

(图:无人机抛投干粉弹扑灭火点)

  (二)树冠火救援作业

  在救援作业过程中发现火势较大的树冠火,通过调整干粉弹的引爆高度,在空中呈伞形覆盖火场,干粉迅速附着在可燃物上隔绝空气,有效阻止飞火,跳火产生,防止火势继续扩大。

 

森林山火

 

(图:无人机抛投干粉弹起飞前准备)

 

森林山火

 

(图:无人机对树冠火抛投干粉灭火弹)

  (二)悬崖火救援作业

  针对救援人员难以企及区域的悬崖火或高海拔山火,无人机通过挂载干粉或水剂储压罐升空灭火,对火点实施精准喷射高效灭火。对于下山火及符合无人机挂载消防水带作业的山火,无人机挂载水带升空,喷射大流量灭火剂进行高效灭火作业,由于泡沫灭火剂的渗透作用还能有效降温防复燃。

 

森林山火

 

(图:无人机挂载消防水带灭火作业)

 

森林山火

 

(图:无人机挂载消防水带灭火作业)

  (四)无人机及配套装备

  重庆山火救援出动装备较多主要有:ZY-15无人机快速反应皮卡装备车、ZY-50一车二机无人机车载作业平台、守望者ZY-XF50重载灭火救援无人机、储压式水剂灭火罐、伸缩式喷管、抛投式干粉灭火弹、专用消防水带等装备。

  ZY-50一车二机无人机车载作业平台

 

森林山火

 

  ZY-15无人机快速反应皮卡装备车

 

森林山火

 

  ZY-XF50重载灭火救援无人机

 

森林山火

 

  中岳航空储压式灭火罐套件

 

森林山火

 

  抛投式干粉灭火弹

 

森林山火

 

  三、战例小结

  在此次救援中重庆中岳航空出动ZY-XF50消防无人机作业50余架次,抛投干粉灭火弹40余枚,喷射A类泡沫灭火剂数千升。先后转战璧山虎头山、南川南平镇,北碚缙云山等十余个火场。一仗接着一张打,一关接着一关过,时刻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关头,利用消防无人机抛投干粉灭火弹、拖挂消防水带作业,阻断一条又一条火线,扑灭一个又一个火点,有效的控制了火势的蔓延。充分展示了应急救援新装备在森林火灾中应用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特别是采用多架次集群作业方式可快速将火灾处置在萌芽状态。赢得党委政府和消防应急救援部门的高度赞誉。

  四、感谢信

 

森林山火

 

森林山火

 

  五、部分媒体相关报道

 

森林山火

 

森林山火

 

森林山火

最新动态

2025-02-28

重庆中岳受邀参加甘孜州“林海行动·2022”森林草原火灾综合演练

1月28日,甘孜州“林海行动·2022”森林草原火灾综合演练在道孚县八美镇举行。

了解更多 >

2024-06-26

重庆中岳航空与新加坡威克斯公司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

6月25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举行集中签约仪式,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共同主持会议。

了解更多 >

2023-12-19

中岳航空获批建立重庆市市级院士工作站

2023年12月12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文,批准重庆中岳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

了解更多 >